为什么警惕素质教育走向应付教育
- 教育
- 2025-05-15 16:36:02
素质教育心得,素质教育的口号,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什么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什么,素质教育心得感想,为什么警惕素质教育走向应付教育
为什么警惕素质教育走向应付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但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很多地方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尽快获得素质教育成果,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和师生布置了大量的所谓素质教育任务,并对落实情况频繁地进行检查。这些检查的内容包括:学校方面有教科研计划实施方案、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各种计划总结等;教师方面有集体教研计划记录、学期教学计划、集体备课、个体备课、教学心得、家访记录、转化差生记录、批改手册等等检查;学生方面有课堂笔记、课外活动小组记录、帮扶记录、错题集、家庭劳动记录等。
这些检查都是通过材料呈现的,所以每个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大堆应对检查的材料。
这些检查往往把学校和教师搞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笔者认为,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大检查,不仅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而且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助长了造假歪风。因为上级检查主要是看材料,所以,只要把材料整理完整,就能过关,打高分。
检查之前,单位和个人都要放下所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理检查材料当中,整夜不睡觉整理材料迎接第二天检查的情况经常发生。
挫伤了实干者的积极性。只看材料的评比检查,往往造成造假的比真抓实干的得分高,甚至会被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典型。
因为造假者唯恐过不了关,会尽力把迎检的材料准备得充分和符合标准,而真抓实干者往往很多地方比较粗糙,也没有纸上谈兵者准备得那么有条理。致使真抓实干者失去信心,甚至也被迫走上造假的道路。
泯灭了教育个性。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个性的教育,学校要有特色,教师要有特点,学生要有特长。而布置任务式的素质教育,使学校、老师、学生的精力完全用在应付检查上,根本没有精力发展自己的个性。
过重的素质教育检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使得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应付教育,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
培养孩子从小掌握好学习的技能,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意义,如何培养小孩子的耐心,如何培养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美式教育这样培养孩子的挑战精神,上学之初培养孩子七个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独自面对挫折培养坚强意志,家长要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父母错误育儿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口号
为什么警惕素质教育走向应付教育由讯客互联教育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为什么警惕素质教育走向应付教育”
上一篇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小升初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