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辉煌与辉煌
///
防城港55年巨变
▲防城港码头(魏俊峰供图)
在中国大陆和海岸线的南端,有一个可以停泊船舶、运输货物进出的港口,它就是防城港。防城港位于防城江入海口于桥岛西南端,三面环海,南临湾口,东临岐沙半岛,西接江山半岛,四周环绕港湾,形成深水良港。防城港是资源丰富的中国大陆西南地区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中心,是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的枢纽。
▲防城港卫星图像
1965年,由于中国支援越南国防战争的需要,应越南请求,中国增加了对越军事和物资援助,支援越南抗美作战。1967年,中越两国在北京签订了《关于战时使用中越隐蔽海上航线和越南海上通道的意见》。同时,中央决定在离越南最近的海岸修建战备港,以开辟中越隐蔽海上运输通道。经广州军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的勘察组勘察,发现防城江河口玉虚岛西南端的东兴自治县仙人桥是建港的适宜基地。玉虚岛自然条件良好,是一个隐蔽、避风的优良港湾。距越方一侧的盖尖岛航程短,物资运输方便,是理想的海上运输通道。1968年3月22日,中越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经济技术援助协定》,随后又签订了《关于中国援助越南战时接受中国物资的协定》、《关于对越南运输物资的议定书》。防城港工程就此确定,定名为“广西3·22工程”。工程包括防城港(战备港)及齐沙卫东造船厂、牛头油库两个子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由广州军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出资建设。广西革命委员会选派人员组成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
1970年,战备港竣工,主要工程为2000吨级浮船坞。随着对越战争形势的好转,港口暂时关闭,进入“看管护”的维护阶段。随着越战形势的恶化,中越两国政府决定开辟隐蔽的海上运输航线。1972年8月1日,防城港正式投入使用,担负对越援助物资运输任务,中越双方船队投入使用,至1973年5月,防城港援越运输历时9个多月,共向越南运送了16.19万吨援助物资,防城港输油管道向越南输送了1.51万吨石油。防城港援越运输指挥部向越方提供了价值47.22万元人民币的运输人员和物品。
▲1970年建造的2000吨级浮船坞
援越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指示“不管越南是否停止敌对行为,防城港都要秘密扩建,限期建成”,扩建防城港港。1973年10月,防城港第一个万吨级泊位(1号泊位)开工建设。防城港深水万吨码头建设正式启动。1975年2月3日,国家计委同意修建南方铁路,并列入铁道部“五年”铁路建设计划,同意修建防城港1号、2号泊位,并同意再修建5个深水泊位及其配套工程。 3月22日,防城港首个万吨级深水泊位1号竣工,成为广西第一个万吨级码头。1978年5月,一期主体工程扩建为3号——7号泊位全面竣工,岸线长1074米。至此,具有深水码头的现代化港口防城港基本形成。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成立防城港港务局。同年秋,防城港配套工程南宁至防城港铁路开工建设。
1978年后,国民经济计划三年调整,基本建设项目减少。1983年7月,防城港一期扩建工程恢复开工,恢复南方铁路等配套工程建设。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广西防城港市对外开放的通知》,国务院同意防城港港对外轮开放(国发[83]135号文件),同意防城港港对外轮开放。10月1日,防城港港正式通航。1984年4月,国务院批准防城港港和北海市整体挂牌,防城港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被定为外贸货物重要中转口岸。1985年, 防城港区工委、防城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防城港管理局、口岸建设指挥部均受自治区交通厅和防城港区管委会双重领导。
▲1983年10月1日,防城港开港,1、2号泊位建成投入使用。
1986年12月14日,防城港扩建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1987年5月1日南方铁路全线开始货运运营,10年5月,交通部正式批准防城港为水陆联运港口,并列为全国19个沿海重点枢纽港之一。从此,防城港更大规模地开展港口建设。2001年9月,广西第一个集装箱泊位——防城港10号泊位建成投入使用,防城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迈入吞吐量千万吨级港口行列。2003年,交通部把防城港定位为“以大型专业矿石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为主要港池”的沿海港口,并将其列为全国20个主要枢纽港之一。 2005年,防城港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港口和中国沿海十二个主枢纽港口之一。
▲2009年建成的20万吨级泊位(张大进供图)
2017年9月,《防城港港口总体规划(2016-2030年)》获交通运输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港口空间布局得到根本性优化,防城港西部主要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防城港已拓展至玉圩港区和岐沙港区。玉圩港区是以矿石、煤炭、粮食、集装箱、件杂货、液体散货等大宗干散货中转为主的大型综合港区,污染较大的干散货将逐步转移至岐沙南作业区。港区将以粮食、集装箱等清洁货物运输为主,同时兼顾旅游客运服务。是以液体化工产品中转为主的大型综合港区,同时也服务于广西钢铁、中电防城港电厂等临港型产业。
▲齐沙港区防城港钢铁基地专用码头101号泊位。(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截至2023年2月,防城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20万吨级泊位5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超1.7亿吨,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多个港口有贸易通航往来。在建、规划泊位3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20-30万吨级泊位3个,拥有铁矿石、煤炭、粮食、硫磷、液体化工品等泊位10个,拥有专业化码头和5个集装箱泊位,北部湾港开放泊位数量居区域第一。 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54亿吨,完成90.37万标箱。同时,海铁联运蓬勃发展,往返西南省(市)的海铁联运总量占港口吞吐量的42%,占南宁铁路局运量的近40%,防城港已成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我国西南地区连接东盟最便捷的海港。
▲防城港码头全景(梁宗阳供图)
▲防城港港口作业区(梁宗阳供图)
▲防城港码头(魏俊峰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