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 小编 韩璐 卢一辉
近日,我国第一本实用专业工具书《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南——基于绩效评价方法、工具和流程》编辑出版。 本书作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才研究并提出了7个独特范式诸如新的评价方法、技术和流程等,为如何运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提供指导,为建设负责任的学习型政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探索预算绩效管理。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预算管理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中央和地方绩效评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中央层面初步建立了以项目为重点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了绩效目标全覆盖,绩效目标监测也实现了部门全覆盖。 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基本建立。 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绩效评价工作实际操作层面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一些绩效自我评价虚假、分数虚高,一些部门和部门的外部绩效评价方式等。各地不统一,质量不高,成果不应用。 软约束等。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扩大了绩效评价范围,完善了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提高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突出绩效评价的本质,强化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的约束力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愿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管理办法》发布以来,虽然有财政部门的相关解读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的意见,但仍缺乏实践层面的专业解读和具体指导,以及综合分析的文章和书籍。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尚未向公众发布。 当前,政府部门和绩效评价涉及各方都迫切需要专业书籍来指导实践、推动绩效改革深入发展。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南》一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本书作者深耕表演领域多年。 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有着全面深刻的专业视野。 他在书中提出了公共财政绩效评价理论的创新视角,即“培育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自我意识”。 在这一创新视角的指导下,本书将预算绩效评价概括为“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时间、评价过程、结果应用”七步逻辑程序。 这也被称为绩效评估工作中的“7W”工作方法:为什么评估(Why)、评估什么(What)、评估谁(Who)、用什么评估(What)、何时评估(What) When)、如何评估(How)以及如何使用评估结果(How)为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一方面,本书可以帮助评估人员明确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框架体系,不断改进评估方案和流程,提高绩效评估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估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可以指导被评价者在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自我评价时,有效规避问责风险,提高项目绩效管理水平。 这对于绩效评价中的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务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亚洲开发银行独立评估部主任马文·泰勒·杜蒙德评论说,这本书“对于评估者和非评估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