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贵金属迎来机会,白银或比黄金更有机会

中信期货周三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全球能源转型的“绿色需求”助推了白银的消费,但矿山品位下降、资本支出不足等问题引发的白银供给侧瓶颈导致白银价格上涨。白银库存急剧下降。

一方面,中信期货通过定性分析指出,白银生产成本难以大幅下降,使得白银价格因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进一步挤压生产利润空间,供应承压。

另一方面,中信期货通过量化分析得出,主要矿业公司2023-2024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将呈现减少趋势,白银产量可能在2024-2025年后逐渐减少。

白银可能比黄金有更好的机会

1、白银短缺严重,比黄金有更多机会。

中信期货首先对今年宏观方面进行了分析:

(1)今年年中,美联储很可能停止加息;

(2)即使暂停加息,美国仍难以避免需求下降、走向衰退。

贵金属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白银,在“滞胀加深”的情况下表现极为出色。

近年来白银库存大幅下降。 中信期货指出:

LBMA库存降至约26,500吨,创2016年以来新低,COMEX白银库存降至不足9,000吨,也低于2019年水平。

其次,从ETF的持有量来看,白银的实际交割库存可能较少,这使得白银现货短缺的情况比表面更为严重。 这使得白银今年可能比黄金有更多的机会。

2、白银或进入供应短缺模式

中信期货指出,矿业公司生产意愿与生产利润密切相关,同时矿山白银供应滞后于白银价格:

当银价达到高位时,矿银产量迅速增加,但当矿银产量达到顶峰时,银价却回落,甚至处于低位。

相反,再生银的产量趋势与白银的价格相对一致,主要是因为当白银价格走高时,各个渠道的回收白银数量,包括珠宝、工业白银等都趋于增加显著地。

中信根据近年来白银价格走势,对矿银和再生银产量进行线性推算,得出白银可能进入供应短缺模式的结论。

2023年至2024年白银产量将持续增长,2025年至2026年可能下降。

定性分析:生产成本难以大幅降低

白银近期交易价格接近23.38美元/盎司。 中信指出,由于矿业公司减少新银矿开发、白银开采成本高、银矿品位下降等三个因素,生产利润有限或限制白银产量增加空间:

首先,银矿的伴生性质阻碍了矿业公司专门开发新的银矿项目。 纵观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银矿企业,大多数还以生产其他金属矿石为主营业务。 主要生产金银矿的矿业公司仅有7家。 全球主要矿业公司白银收入占比基本不超过50%。

其次,白银开采的许多成本仍然很高。 2024年白银生产现场成本同比增长18.1%。 主要原因包括:1)产区通货膨胀; 2)墨西哥兑美元汇率走强; 3)全球供应链持续中断,导致试剂、炸药等消耗品价格上涨; 4)就业市场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 5)全球油价上涨导致现场柴油成本增加; 6)维护资本支出不断增加。

第三,近年来银矿品位大幅下降,进一步推高了白银生产成本。 银矿品位的大幅下降,意味着现在银矿开采的白银量与过去相比大幅下降,白银的供应量将越来越小。

定量分析:银矿产量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中信期货通过量化分析得出,主要矿业公司2023-2024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将呈现减少趋势,白银产量可能在2024-2025年后逐渐减少。

白银公司的资本支出是白银产量更好的领先指标。 中信期货指出:

截至2023年2月底,从已披#2023-2024年资本支出计划的几家矿业公司的情况来看,在2024-2023年资本支出达到峰值后,他们将基本减少2023-2024年的资本支出。

过去十年全球最大银矿公司资本支出的变化也暗示了这一趋势。

此外,再生银整体增量较小。 据中信期货介绍:

再生银回收主要来自工业、摄影、珠宝、银器、钱币。 2024年全球再生银产量将达到1.73亿盎司的高位,增长近7%,主要得益于工业废物供应的激增。

此外,金价走强使得白银回收有利可图,同年从报废消费品中回收的白银也有所增加。 此外,白银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珠宝银器的回收,但增长幅度相对有限。

综合来看,从宏观角度看,随着实际库存达到历史低位,2023年白银供应相对需求将普遍偏弱,2024-2025年产量可能萎缩。 中信期货认为,在宏观因素和供给侧瓶颈的多重影响下,2023年银价预计将持续上涨。

本文主要摘自中信期货《白银追踪1:2023年白银上涨会持续吗?》 ——供给侧逻辑验证》

分析师曲涛 职业资格编号 投资咨询编号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