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方言,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 广东省约有20个县市属于客家方言区。
客家话是民族迁徙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方言。 西晋末年,客家人从中原南迁。 在迁徙过程中,他们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400年,唐宋时期进入广东。 因此,客家话与两湖方言较为接近。 在广东的几种方言中,客家话与普通话的差异最小。
客家话之所以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是因为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音韵。 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入”音在客家话中仍然有很多残留。 这对于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铁轨式”、云南“一印”并称为中国五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封闭式住宅是指主房屋周围有弧形或方形附属建筑的住宅形式。 房子有几十个房间,里面住着几十个几代人。 整个围屋依山而建,前低后高,呈阶梯状。 外墙建得很高,窗户开得很小,有利于抵御外来攻击。 围屋的墙体采用三合土夯实而成,抗压强度高。 其尺寸精确,地面、地板、屋顶的平整度和标高误差不超过几毫米。 每栋房屋的檐梁雕刻、内外装饰、绘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品质。
据说与“土客之争”有关。 古代中原人南迁后,时常遭到当地土著的入侵。 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客家人建造了如此高大坚固的房屋,群居居住,以抵御入侵者。 为了方便他们的生活,他们在封闭的房屋内合理布置养殖、加工、储藏、冷却、干燥等各种生活设施,以达到安居乐业的要求。 这种封闭式房屋还防火、防盗。
世界客家之都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特殊民族。 两千多年来,中原汉族因战乱、饥荒、强迫或政府转移等因素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流传到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 相对于那些地区的原住民来说,他们是外来的客人,被称为“客家人”。
在客家人迁徙过程中,广东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福建龙岩、江西赣州也有客家人聚居); 由于元代梅州原住民畲族反抗元朝失败,大批逃亡,到了明朝时期,梅州已无“畲官”,百姓居住基本上都是客家人。 梅州也成为客家主要聚居区(现仅大埔有少量畲族居住)。 从集散地和主要聚居地两个方面来看,梅州已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地区。 曾主办世界客家联谊大会、世界客家联谊会。 它被称为世界“客家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客家风格。
客家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勤劳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国的优秀品质。 客家人早期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团结互助的意识特别强烈。 尽管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但他们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 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迁徙而来,大多出身于“书香世家”,长期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 历史上名人辈出,梅州被誉为“文化之乡”。
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
梅州客家 福建客家
江西客家湖南客家
台湾客家 港澳客家
海外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