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时期为兖州域。
夏、商时期为鬲国地。
周为兖州域齐无棣邑地。
春秋时期属齐地。
战国时期为赵地临乐邑。
秦属巨鹿郡,因地处古胡苏河畔,置胡苏亭(今县城西保店镇)。
汉时县境西部属东光县,南部属重平县,东北部归临乐县。
三国时期属魏地冀州乐陵郡新乐县。
北魏属沧州安德郡重平县。
东魏天平元年(534),由胡苏亭改置胡苏县,属冀州渤海郡。
北齐天保四年(553),废胡苏县,并入重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胡苏县,属兖州平原郡。
唐武德四年(621)胡苏县改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又属沧州;天宝元年(742)胡苏县改名临津县,先后属景州、沧州。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割瀛州予契丹,临津县属瀛州。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收复瀛州地,临津县属河北道瀛州。
宋熙宁六年(1073)废临津县,并入南皮县,县城更名保安镇。
金天会五年(1127)复置临津县,属河北东路景州;天会六年(1128)改名宁津县。
元、明、清均属河间府。
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改称津海道)。
1928年直隶改称河北,宁津属河北省。
1940年为纪念中共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改名为振华县。
1949年初复名宁津县,先后隶属渤海行署、沧南行署、德州专区、沧州专区、天津市、沧州专区、德州地区。
1994年12月17日撤销德州地区和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和德城区。